2023-07-20 15:04:55
1、什么是M蛋白
漿細胞是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合成細胞,其來源于B細胞,經抗原刺激后,激活的B細胞發育成能制造并分泌抗體(即免疫球蛋白)的漿細胞。每個漿細胞只能合成一種特異的免疫球蛋白,具有相同的免疫特異性,相同的氨基酸序列,相同的理化性質,因此被稱為單克隆免疫球蛋白。
當人體B淋巴細胞或漿細胞在某些刺激下發生克隆性增殖時,會產生大量高度均一的免疫球蛋白,這種免疫球蛋白多見于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巨球蛋白血癥(macroglobulinemia)及惡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都是以M開頭的疾病,故稱為“M蛋白”,其本質是一種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的片段[1]。
2、多發性骨髓瘤現狀
MM是血液系統排名第二常見的惡性腫瘤,多發于老年,目前仍無法治愈。隨著新藥不斷問世及檢測手段的提高,MM的診斷和治療得以不斷改進和完善[2]。
3、臨床表現
MM常見的癥狀包括骨髓瘤相關器官功能損傷的表現 ,即“CRAB”癥狀[血鈣增高(Calcium elevation),腎功能損害(Renal insufficiency),貧血(Anemia),骨病(Bone disease)]以及繼發淀粉樣變性等相關表現。
4、診斷標準
注:MGUS為意義未明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癥;SMM為冒煙型骨髓瘤;aMM為活動性多發性骨髓瘤;a 由于克隆性漿細胞合成及分泌免 疫球蛋白能力的差異,有1%~2%的骨髓瘤患者M蛋白鑒定陰性,骨髓漿細胞≥10%,診斷為“不分泌型MM” ;SLiM:[S]骨髓單克隆漿細胞比例≥60%;[Li]受累/非受累 血清游離輕鏈比≥100(受累輕鏈數值至少≥100 mg/L);[M]MRI檢測有>1處5 mm以上局灶性骨質破壞。
5、MM療效評估
6、隨訪監測
1.無癥狀骨髓瘤:每3個月復查相關指標。包括血肌酐、白蛋白、乳酸脫氫酶、血清鈣、β2微球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血清蛋白電泳及血免疫固定電泳、24h尿總蛋白、尿蛋白電泳及尿免疫固定電泳。血清游離輕鏈有助于判斷疾病進展。骨骼檢查每年進行一次或在有臨床癥狀時進行。
2.有癥狀骨髓瘤:誘導治療期間每 2~3個療程 進行1次療效評估;不分泌型骨髓瘤的療效評估需進行骨髓檢查;血清游離輕鏈有助于療效評估,尤其是不分泌型骨髓瘤的療效評估;骨骼檢查每6個月進行1次,或根據臨床癥狀進行。
6、國賽生物解決方案
國賽新品游離輕鏈κ-FLC和λ-FLC檢測試劑盒已獲得注冊上市,是國內首家免疫散射比濁平臺注冊廠家,利用經典的免疫散射比濁技術,產品擁有高靈敏度,線性范圍寬等優點。國賽散射平臺擁有腎損傷、免疫等完整套餐近50個項目組合,可多方位提供由于M蛋白血癥伴隨的腎臟損傷等并發癥的檢測與評估,助力于臨床對M蛋白血癥相關疾病的檢測與研究。
參考文獻:
[1]呂蕓輝.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相關腎損害臨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9.
[2]中國多發性骨髓瘤診治指南(2022年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