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8 15:34:41
近日,國家衛健委下發《關于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繼續加強抗生素的管理。除了傳統加碼限制抗生素使用外,本次嚴控抗生素濫用的通知,重點在限制兒童、老年、孕產婦濫用抗生素上。
然而在長久以來,有點病吃點“消炎藥”的觀念下,抗生素的使用仍然難遏制增長的趨勢!據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的統計,2017年全身用抗感染類藥物的年增長率仍達2.1%。目前各地大醫院限制門診輸液,但是兒科一直是沒有受到限制,成為市場最后一塊不受限的樂土。據米內網數據,2013年國內16個重點城市樣本醫院全身用抗感染藥金額為130.42億元,兒童抗生素用藥市場已經是超過百億的大市場。可見打贏限制兒童抗生素應用的這場攻堅戰仍然任重而道遠,基于這些嚴峻的事實,該通知特別指出要加強兒童等重點人群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
兒童抗生素濫用的現狀
抗生素是臨床廣泛使用的抗菌藥物之一,特別是在感染患者中對疾病的控制和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細菌的耐藥性迅速上升,導致感染性疾病發病率、治療失敗率和死亡率增加。細菌耐藥已經成為全球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
兒童疾病中以感染性疾病居多,是應用抗菌藥物最多的群體。但很多人不知道,抗菌藥物只對細菌有效,對病毒無效。而對付感冒可能這類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很多人都在錯誤地濫用抗菌藥物。醫院門診里常見的“吊瓶森林”就是明顯的例子。濫用抗生素可能給人體帶來副作用,比如導致體內微生態和機體免疫穩態失調,并與過敏性疾病發生有關,甚至可能會對兒童的聽力造成傷害。我國每年約有30000兒童因用藥不當,陷入無聲世界,造成肝腎功能、神經系統等損傷的難以計數。兒童濫用抗生素問題嚴重,對患兒家庭和社會傷害巨大。
媒體也不斷爆出兒童濫用抗生素的信息。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有關“江浙滬兒童普遍暴露于多種抗生素”的研究結果顯示,在研究中監測的1000名兒童中,至少有58%的兒童尿樣中檢出一種抗生素,1/4的兒童尿樣中檢出兩種以上抗生素,有的尿液樣本中能檢出6種抗生素。基于這些嚴峻的事實,對兒童抗生素的管理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與國外比較,我國兒科抗菌藥物使用還存在以下5大問題:
中國兒童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行動計劃(2017-2020)
為了遏制抗生素在兒童中的濫用,2017年發布的《中國兒童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行動計劃(2017-2020)》(以下簡稱《計劃》),該計劃指出盡可能地保證使用有效安全的藥物,治療和預防感染性疾病,并且盡可能地延長有效藥物的使用期,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使用抗菌藥物。此次衛健委下發的《通知》,也是對該計劃的極大補充,接下來我們一起重溫該《計劃》的主要內容。
6大行動筑起濫用的防線
該計劃提出:爭取5-10 年,改善抗菌藥物使用狀況,遏制細菌耐藥的發展。具體包括6大行動:
①從國家層面實施綜合治理策略和措施,在醫療機構及全社會宣傳兒童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
②建立全國兒童抗菌藥物使用及細菌耐藥監測網絡,并科學地建立抗菌藥物管理評價指標及細菌耐藥控制評價體系。
③兒童醫院基本建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機制,由業務院長負責,感染科主任為主,結合細菌學和臨床藥學專家共同建立醫院抗菌藥物使用監管小組,控制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和遏制耐藥菌增長率。
④加強感染科的基本建設,并對全體兒科醫務人員完成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專業培訓。
⑤提高全社會對合理用藥的認知度,控制自購藥,減少自用藥,杜絕無指征用藥。
⑥開展細菌(尤其是血液感染分離的細菌和嚴重感染分離的細菌)耐藥相關研究。
全國將建“南北中”3個耐藥監測中心
《計劃》也提出,將引入全球監測項目(GARPEC監測網),逐步建立我國自主研發的中國兒童抗生素使用監測和細菌耐藥監測網。
目前國內正在籌建“南北中”三個耐藥監測中心,分工合作,對一些特殊分離菌進行集中檢測,分別為:“北”—北京兒童醫院,“中”—上海復旦兒科醫院,“南”—深圳市兒童醫院。
血清學標志物助力“行動計劃”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血清學標志物的不斷探索和研究,白細胞計數(WBC)、血沉(ESR)、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等新老標志物相繼登上舞臺。通過這些血清學標志物,可以有效地鑒別感染類型,避免抗生素的濫用,同時,也可以通過這些標志物的濃度變化水平,對疾病的發展進程和預后進行判斷,從而合理地指導抗生素的應用。特別是近期關注度較高的血清淀粉樣蛋白A,對于區分病毒感染,減少抗生素的應用,無疑增加了一大利器。而國賽生物推出“13μL末梢血, SAA+CRP 聯合檢測”,提高了檢測的效率,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診斷信息,將會更好地滿足臨床檢測的需求。